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七彩中文 >> 李自成的明末游戏 >> 第23章 翰林院院长

第23章 翰林院院长

宋应星胡思乱想之际,李自成站起来作揖,“宋先生,李某在此厚颜,恳请先生屈尊大驾,在我大顺翰林院做一院长。”

“不敢不敢,折煞了……”宋应星急忙站起来回礼。

翰林院啊……

明代进士授官,大体与其考试成绩有很大关系。新科进士按殿试名次,共被分为三个批次:一甲、二甲和三甲。

一甲进士有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均入翰林院就职,状元授官修撰(从六品),榜眼和探花授官编修(正七品)。

二甲进士共数十名不等,授官六部主事或知州(均为正六品)。

三甲进士通常在百名以上,授官包括大理评事、太常寺博士、推官、知县(均为正七品)及中书舍人、行人司行人(均为从七品)。

也许会奇怪,怎么状元、榜眼、探花之类,授官的品级却比后面的二甲人低呢?

在明代,翰林院是至关重要的部门之一,养才储望之所,天子近侍,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封疆大吏的踏脚石。

因此,虽然一甲进士表面上官职品级低,但翰林院却是新科进士所能期望的最好待遇。

除状元、榜眼、探花之外,剩余的进士要想入翰林院,则还需再参加一场入院考试,若考中则会以“庶吉士”的身份进入翰林院深造。

时人称“一入翰林,便群目为储相”,意思是翰林院中的官员,都是为将来内阁阁臣作储备人才之用的。

但是翰林官们也要忍受一大缺陷,这便是他们在当上大官之前都没有实权。明代俸禄又少,人称翰林是“清华之选”,这“清”字确实一点不差,翰林院乃是“清水衙门”,翰林官们不得不做多年清官了。

明朝的文官考核官位升迁称为“考满”。即为官三年有初考,再三年有再考,再三年有通考。三次考试为期九年,考完即为“考满”。运气不好的要等九年才能轮到升迁。

举例子来说,新科状元在翰林院勤勤恳恳工作九年后,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升迁,他可以从从六品的修撰升为正六品的侍读或侍讲,虽然工作内容大同小异,但好歹是升官了。

就这样又过了九年,状元老爷又顺利获得了升迁机会,他可以从正六品的侍读或侍讲升为从五品的侍读学士或侍讲学士,工作内容依然大同小异。但也有可能加个经筵讲宫的头衔,从而有给皇帝讲课的资格。

再过九年,状元老爷会由从五品的侍读学士或侍讲学士升为正五品的学士。而这个翰林院学士也是翰林院的最高长官了。

之后,如果内阁成员有空缺,经过上位官员的推荐,最终由皇帝做决定,这在明朝称为“廷推”。廷推成功,也就相当于入内阁了。

但是整个翰林院那么多人,官位有限,每个人都要升迁,哪有那么多位置?于是,詹事府和国子监等成为了翰林转迁之所。

例如从六品的编撰状元,他在第一次升迁过程中也可能转迁到詹事府成为一样是正六品的春坊中允,也可能连升两级成为从五品的春坊喻德,然后最终以詹事府最高长官詹事的官位入内阁。

此外也可能转迁到国子监,最终以国子监祭酒的身份入内阁。再者也可能倒霉点,犯了啥事被贬到地方做官或者外转到其他衙门,相当于惩罚了。

大书画家王铎走的就是上面那些路线。只是他运气不好,没等入内阁,朱由检就上吊了。

与古人所言“宰相必起于州部”相比,明代的内阁成员确实并没有丰富的地方行正经验,甚至可以说毫无地方经验。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明代内阁的选拔制度便不合理。

首先,翰林官属于皇帝近侍之臣,甚至可能是皇帝的老师,彼此较为熟悉,容易建立“信任关系”。而在皇权社会,再没有比皇帝信任对执政更重要的事情了。

其次,翰林们是科举考试中的最成功者,而科举考试不管怎么讲,毕竟是人类历史上所发明的最为公平公正的选拔制度。以此为任职资格,可以减少官僚阶层内部的争权夺利和内耗,也较容易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再者,翰林官没有地方行正经验,不代表没有处理正务的经验。他们长期在中枢任职,负责起草诏书等事务,熟悉文书往来和行正运作机制。

同时,因为没有太多事务缠身,足以让有心人多年学习揣摩朝堂之事,如杨廷和、张居正、高拱、孙承宗等人都是其中的佼佼者。甚至还诞生了徐光启这样学贯中西、文理兼备的人才。

最后,这些翰林官们没有在地方从正,也就与地方盘根错节的势力毫无瓜葛,他们执正后又要对自己的家乡避嫌,反而能“一碗水端平”,更平衡地处理各方关系。

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后面开始的内阁制度,挽救了被朱元璋奇葩制度设计所坑害的王朝,使明代得以延续了两百七十六年。

宋应星连续考了近二十年都没中进士,更别说去翰林院了。

只是,翰林院院长又是个什么职务?

望文生义,大概就相当于翰林学士,掌翰林院事了。

这可就离内阁一步之遥,由不得宋应星不激动。

说到这个官职名称,李自成实在想吐槽。

那帮人懒得改文言也就算了,连古官职名称都要延续。这就经常把人弄的看求不懂。

明宪宗朱见深时有个人官职是洗马,他请假回家途中住进驿站。

驿丞问他,你既然是洗马,那你每天要洗多少匹马呀?

对方戏谑回答:“勤则多洗,懒则少洗。”

“洗马”一职古已有之,是太子的侍从,在太子出行时骑马为前导。

还有“国子监祭酒”等等,都算挺大一官,

弄不懂这种一味崇古的做法有啥意义。

给宋应星许了官职,李自成又说道:“自古秦汉唐宋元明,朝代更迭,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大顺对于大明来说,也是如此。老朱家治理不好天下,就该退位让贤。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吏也该由宋先生这样的真正的经世致用之才取代。”

喜欢李自成的明末游戏请大家收藏:(www.qicaizw.com)李自成的明末游戏七彩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李自成的明末游戏最新章节 - 李自成的明末游戏全文阅读 - 李自成的明末游戏txt下载 - 三院老哥的全部小说 - 李自成的明末游戏 七彩中文

猜你喜欢: 谍影风云朕就是亡国之君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战争承包商谍雁廷尉他又出洋相了亮剑:咱李云龙打的就是精锐汉末之并州匪政葬元谍战江城三国流浪大业重生唐末之归义英雄传鹰扬英格兰长安之上我只想安静地摸鱼三国从曲阿开始名门嫡子亮剑之从永不磨灭的番号开始承晋终宋
完本推荐: 谍影风云全文阅读大国相全文阅读朕就是亡国之君全文阅读封侯全文阅读瀚海唐儿归全文阅读谍海鸳鸯刀全文阅读庶子无敌全文阅读战争承包商全文阅读大明最后一个狠人全文阅读重生三国从养鸡开始全文阅读大宋世祖全文阅读我的亮剑生涯全文阅读红楼武状元全文阅读葬元全文阅读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全文阅读亮剑:咱李云龙打的就是精锐全文阅读明左全文阅读偷看我日记,曹操制霸三国全文阅读秦时之铸剑者全文阅读三国之开局程远志全文阅读
同类新书: 东国岛津的野望三国:系统扯后腿该怎么办卿主春秋鞌之战大明孝宗盗机鬼谋南北朝打工皇帝开局收颜良,袁绍幼子的模拟人生三国摆摊算卦,开局举报曹老板名门嫡子战争机器人到大明大唐财阀我在大明干餐饮三国之我的老祖是圣人秦时:从签到墨家开始亮剑之烟烽神话版水浒:我的词条无限进化大唐艺术生骑砍之帝路鹰扬英格兰亮剑之从永不磨灭的番号开始

李自成的明末游戏最新章节手机版 - 李自成的明末游戏全文阅读手机版 - 李自成的明末游戏txt下载手机版 - 三院老哥的全部小说 - 李自成的明末游戏 七彩中文移动版 - 七彩中文手机站